社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社会 > 正文

望都县—村名考源和风物传说

更新时间:2012-09-24 17:26:00点击次数:288738次

望都不少聚落地名的形成都有其可说可道的来历,有的还牵着一段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特点。

赤龙和庆都

传说龙宫的水都是从河流中取用的,东海龙王想要挑一条水质最好的河水供龙宫使用,于是派九个太子到天下考察。九个太子经考察,认为清水河水质甘甜清亮、四季流量稳定,就向龙王报告。龙王经亲自考察、品尝,十分满意,当即决定把清水河作为龙宫专用水。为保护这条河不受侵害污染,龙王让九个太子轮流值班看护。

清水河有两条主要支流,一条是蒲河,发源于伊祁山北的大嵬山下,有五个泉眼。另一个叫龙泉河,发源于成阳,源头是九个泉眼。由泉水汇成的清水河自然格外清亮甘甜了。

这一年,轮到九太子负责看护水源。九太子金头丹身,英武潇洒,人称小赤龙。小赤龙接到指令,前去清水河。他沿河巡视了一遍,见龙泉河风景优美,就在龙泉河边搭了座房子住了下来。小赤龙每天巡河一遍,除外没有多少事情,就变为一个少年到处游玩。他发现龙泉河边有个女孩每天赶着一群羊儿吃草。这个女孩有十五六岁,长得白白净净,穿得整整齐齐。她对那群羊儿格外细心,让羊儿吃最嫩的草,喝最干净的泉水,每天把羊儿洗的雪白。羊儿对女孩也亲亲热热,不时用舌头舔她,用身子蹭她,一时不见女孩踪影,就会“咩,咩”地叫个不停。小女孩见了小赤龙总是微微一笑,笑的分外灿烂,分外甜蜜。小赤龙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女孩,对她很有好感,就上前搭话。通过交谈,知道了这个少女叫庆都,家中养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不能上山打柴,也不能下地种庄稼了,于是就养了一群羊。小庆都每天出来放羊,回去挤奶给父母喝。

小赤龙跟庆都接触多了,两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赤龙喜欢庆都的美貌、勤劳、温柔和孝顺,庆都也喜欢小赤龙的英俊、正直、刚强和侠义。两个人都内心爱慕对方,爱情的种子一天天生长。

幸福的日子过得格外快,转眼间小赤龙看管清水河的期限到了,他不得不回到龙宫去。临走的前一天,小赤龙找到庆都,向庆都告别,两人都打开心扉,相互拥抱亲吻着,不忍分别。小赤龙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向庆都表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不料庆都一点也没感到惊奇,只是埋怨小赤龙为什么不早点告诉她。庆都说:“人、龙有什么区别呢?都是上天创造的万物之灵,有真正的爱就够了。”小赤龙发誓:“赤龙非庆都不娶,庆都亦非赤龙不嫁,天地可鉴,上天会成全我们的。”

因为小赤龙(也就是九龙太子)在龙泉河住过,后人把这条河改名九龙河。小赤龙回到龙宫后把跟庆都的事告诉了老龙王。老龙王知道庆都的来历,一点也没责怪小赤龙,反而表示成全他们的婚事。老龙王写了折子奏明天帝,请求天帝批准把庆都嫁给小赤龙。天帝沉吟半晌,御笔一挥,同意了龙王的奏折。在老龙王的安排下,小赤龙下凡到人间,做了氏族首领,终于娶到了美丽的庆都。

尧建庆都城

尧被帝挚封为唐侯,其领地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地方。西北是连绵不断的高山,像一道围屏挡住了寒风和黄沙。高山丘陵长满了茂密森林,林中栖息着数不清的飞禽走兽,树上结满了累累果实。东南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粟、麦、稻、豆等谷物,河流密布,鱼类繁多。人们狩猎农耕,岁岁丰收,吃用不愁,又有贤明的唐侯治理,人们生活更美好了。

尧虽为唐侯,但不尚奢华,旧衣茅屋,日夜操劳。大臣们建议给他建府第、修宫殿都被他拒绝了。尧母也和儿子一样,每天下地劳动,照料孙子孙女、收拾家务,忙个不停。尧母喜欢清静,见儿子来往客人多,便和孙子、孙女搬到十里外的都山去住。尧劝阻不了,只得派人在都山盖了些房子,迁移了些居民。他让这些居民一方面给母亲做伴,一方面起保护作用。尧是至孝之人,心里总是惦念母亲,担心母亲的生活和身体。有时登上伊祁山顶,远眺母亲的身影,尧母知道儿子的心思,也登上都山让儿子看个清楚,儿子和母亲在两座山头往往凝望很长时间。于是后人说“登尧山望都山”,“望都”县名由此而来。

那时太行山深处有一氏族部落,还没有开化,野蛮剽悍,不务农耕,专事打猎,常常四处抢劫,周围弱小部落都惧而远离。一天深夜,他们洗劫了都山居民,并绑走了尧母和孩子,并以此为要挟,想得到唐侯的土地和财物,被尧母严辞拒绝。尧一面假意与敌谈判,稳住敌人,一面寻找敌巢,做好出击准备。尧亲率唐兵包围敌人发动了突袭,经过惨烈的厮杀,强盗大部分被歼灭,救出了尧母和孩子。

经过此事的教训,尧决定加强防务,他听从工师的建议,一改先前的木栅栏,换成防火、防水又防人的土墙。工师在都山下选了一块高埠近水的平坦地带,组织民工运土、起堆、夯实。新住地墙高二丈,五尺来宽,方方正正,每边一里。中间留有出入口。尧看后十分满意,说:“事业有成,就叫‘城’吧,口子上再装个大门,再厉害的敌人来了也不怕。”

城修好后,尧请母亲搬进去,尧母不肯。尧说:“这样的地方您不住谁住呢?您要是住进去,百姓就会跟着住进去,你安全了,我也就安心了。再者为了百姓的安宁,我们还要修很多城呢!”在儿子和其他人劝说下,尧母搬进了城里,百姓们也陆续搬了进去。因为这座城是尧母庆都最先居住过的,历史上称它为“庆都城”。

柳絮的来历

汉代,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盖被封为柳宿侯(封地在今望都一带)。刘盖在此修筑城池,名柳宿城,有柳宿河流经此处。城中先后建有汉王庙、崇兴寺、普静寺、五龙圣母寺等。后虽城毁河淤,但此处一直沿用“柳宿”之名。清代,因村里闹矛盾,分为两个村,一村在北,称北柳宿,一村在南,称南柳宿。后“宿”字误为“絮”字,沿用至今。现在北柳絮村北,仍残留有一小石桥,深埋地下,据说是古柳宿城北城门护城河上的桥。

刘秀与望都地名

尧母庆都的陵墓坐落在望都城内,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据说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所建。西汉末年,天下大乱,王莽篡汉,建立了新朝。这一下天下更乱了,不但农民起义军反对王莽,连皇亲贵族们也纷纷起来反对王莽。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代孙,他和哥哥刘演从南阳起兵,加入起义军的行列。

刘秀遵照起义军推举的更始皇帝刘玄的旨意,率兵北渡黄河,到河北攻城略地。开始刘秀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心中不免有些轻敌。骄兵必败,到了安国,刘秀碰到了强硬对手王郎。双方一场大战,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刘秀远道而来,士卒疲乏,不是王郎的对手,最后大部分士兵战死或被冲散,刘秀只带20多人往北突围而逃。

看看出了安国县界,听听后面追兵渐远,刘秀不由得松了口气。见前面有个村庄,于是下令到村中休息。刘秀命随从布好岗哨,做饭的做饭,喂马的喂马,随从们脱掉盔甲,解下马鞍,准备好好休息一下。看着眼前的几个残兵,刘秀不由的自责,后悔不该低估对手,与对手硬拼,结果不但损兵折将,而且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了。

饭还未熟,探马来报,说是王朗的部队追上来了,离这里不过三里地。刘秀大吃一惊,急忙传令上马,继续逃跑。匆忙之间,随从们顾不得吃饭、穿盔甲、备马鞍了,有的连刀枪也来不及拿,一个个骑着没马鞍的马就跟着刘秀跑,村里留下了许多的马鞍和盔甲。由于刘秀曾在这里下马解鞍休息,后人便把这个村子称作“解鞍”,后来演变为建安村。

刘秀的马是百里挑一的骏马,它不顾劳累,驮着主人一口气跑出30多里,前边又有一个村庄。刘秀听后边追兵的呐喊声渐渐小了,回头一看随从被落下好远,战马也大汗淋漓,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呼呼直喘气,由于没有马鞍,自己双腿也磨出了血。刘秀想在这里休息一下,等等后边的人员,他刚跳下战马,那匹马就“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口吐白沫。刘秀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看看手下只剩下四五个人,其他的人不知是没赶上来还是被追兵杀死了。因为刘秀被王郎的军队追赶至此,后人把此村称为“王赶”,后来演变为王疃村。

刘秀刚休息一会儿,南边又尘土飞扬,喊杀声隐约可闻,王郎的追兵又来了。刘秀扑向战马,可是那匹马不管是鞭打还是脚踢,就是一动不动,它再也站不起来了。刘秀没办法,只好带着几个人向北奔跑。人到了生死关头就会爆发出意想不到的潜能,刘秀竟然跑出了20多里地。可是两条腿终究跑不过四条腿,王朗的追兵还是追上来了,那闪亮的刀枪,刺耳的喊杀声吓得刘秀魂飞胆裂。刘秀实在跑不动了,就滚到路边道沟里趴下,眼看就要被追兵捉住。刘秀不由暗暗祷告:“天帝神灵啊!我刘秀山穷水尽,为复兴汉室尽忠了,如果天佑汉室,就救救我吧!”

说也奇怪,就在追兵离刘秀只有几十步远的时候,好好的天气突然升腾起一团白雾,且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刹那间白茫茫一片,对面不见人。追兵乱作一团,只是瞎挨瞎撞。刘秀紧伏地上,大气不敢出。约摸一个时辰后,敌人呼喊一阵,找不到刘秀,只好收兵南撤了。

刘秀脱险后,被望都县令率兵接到县城。听刘秀讲述了作战及脱险过程后,望都县令道:“将军化险为夷,实不幸中之大幸,我看其中必有神助。”刘秀询问是怎么回事。县令说:“此地名望都县,秦赵时称庆都县,高祖时命名为望都县,新朝改为顺调县。几千年前尧母庆都就生活在这里,死后葬于县城内,尧母常常显灵,保护当地百姓,将军危难之际忽然白雾涌现,难道不是尧母暗中保护吗?”刘秀一下子明白了,是尧母显灵保护了自己。于是在县令的带领下,刘秀来到尧母墓地,墓地只是一个土堆,上面青草茂盛。刘秀跪倒在地,拜了九拜,叩谢尧母救命之恩,并祷告说:“我刘秀大难不死,全是尧母保佑,等战争平息,天下安定,我一定为您修建陵墓,塑造金身。”

此后,刘秀在成阳一带招纳贤才,训练士卒,积蓄力量,不到三年时间就平定了天下,做了皇帝,史称光武帝。他想起了出师北伐时的遭遇和自己的诺言,拨出帑银在成阳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尧母陵墓,为尧母制作金身塑像,使沉寂湮没了二千多年的尧母形象再现人世,享受人间香火。

天寺台的来历

天寺台村名的来历据说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600年前,这里只有几十户人家,村民大多数姓卢,所以叫卢家庄。有一年春天,一位身怀六甲的妇人坐车北上游玩,走到卢家庄村北,突然觉得肚子疼的厉害,忍不住大声呻吟起来,看样子要提前生了。这时正在半路上,人地两生,又没有接生婆,可把车夫和仆人吓坏了,他们一边安慰妇人,一边加鞭赶车,朝卢家庄跑来。到了庄上,车子靠在路边,车夫和仆人把妇人搀进一间草房。房主人问明了情况,就三步并做两步找接生的卢婆婆去了。

不大一会儿,50岁上下的卢婆婆赶来了。她来到屋里,麻利的准备好了接生的家什,单等时候一到就接生。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一个胖小子就“呱呱”落地了。卢婆婆右手熟练的抄起剪刀,左手拿起婴儿脐带一剪,突然从脐带里冲出一股青气,一下了扑进了卢婆婆眼里,好心的卢婆婆顿时觉得两眼酸痛,天旋地转,一屁股坐到地上,在场的人赶紧扶起了卢婆婆,产妇请房主人赶快找医生医治,然而卢婆婆的眼睛最终没有治好,双目失明了。

产妇调养了些日子,觉得愧对卢婆婆,很过意不去,便拿出一些银子酬谢卢婆婆和房东,并告诉他们婴儿姓朱,将来会报答的,然后就抱着孩子走了。产妇一行人走后,当地人都说卢婆婆做了件大好事。有人说这孩子胎带青气不是凡人,定是天子,于是天子出世的说法就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卢婆婆没有因为眼睛看不见而苦恼,反而说:“我虽然落了个双眼瞎,也是三辈子修了德,我如果真接的是天子,天子出世第一眼怎会让我这个穷婆子看呢?”卢家庄的人也觉得光彩,四里五乡的人就管卢家庄叫“天子台”。

过了些年,朱元璋做了明朝皇帝。一天,朝廷差官来到天子台,说是太后旨意,要接卢婆婆到南京皇宫。原来那日卢婆婆接生的婴儿果真是皇帝朱元璋,产妇就是皇太后,但这时卢婆婆已去世三年了。差官回朝后把情况奏明朱元璋,朱元璋下诏拨库银在天子台村西修了一座大寺,塑卢婆婆金身,让卢婆婆享受人间香火。这座寺高达数丈,气势宏伟,寺中栽满了苍松翠柏,后来,天子台村就随着大寺的建成改名天寺台了。

辣椒王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个昏庸的皇帝,他任用奸臣,朝政腐败、国库空虚、民怨沸腾,蒙古游牧民族不断扰乱边境。内外交困使他内心烦闷,食不甘味。当朝宰相看出了皇帝的心思,说:“陛下,您操劳国事,劳累过度,以致欠安,保重龙体要紧,您还是外出散散心解解闷吧!”朱厚熜说:“卿言有理,可朕到什么地方去呢?”宰相道:“京南300里有个庆都县,那里有座尧母陵,是天下圣地,附近有九龙河可游玩解闷。到那里一可以祭奠尧母以保大明国泰民安,二来可以到九龙河游玩解闷,不知陛下意下如何?”朱厚熜听从了宰相建议,下令做好准备工作,即日出发。

几天后,嘉靖皇帝一行人来到了庆都县。县令赶忙将县衙收拾干净作为皇帝的临时行宫。朱厚熜看到翠柏掩映的尧母陵、尧帝庙、碧荷满园的莲花池,心里高兴,赞叹说:“庆都物华天宝,真是个好地方!”第二天,朱厚熜游览九龙河,只见九龙河清澈见底,鱼儿往来游动,两岸堤上柳树蔽日,野花遍地,翠鸟欢叫,堤外辣椒茂盛,半青半红,朱厚熜胸中积闷一扫而光,忍不住对随从说:“人们都说世外桃源好,这庆都九龙河就是世外桃源啊!”

时到中午,朱厚熜有些饿了,指着前面一个酒店说:“二卿,朕想到前面酒店歇息用膳,如何?”宰相和县令不便阻拦,跟着进了酒店,县令说:“村野小店,亵渎至尊。”朱厚熜见店虽狭小,桌椅破旧,但窗明几净,老板娘笑容可掬,干净利落,就说:“无妨,朕要的就是山野味道。”

一会儿酒菜摆好,小店里没有别的菜,就是刚摘下来的辣椒。红艳艳的辣椒,青郁郁的辣椒,使人看着舒服,吃着刺激。朱厚熜整年在皇宫里吃山珍海味,还真没吃过如此清香鲜美的菜肴,再加上辣椒刚从海外引进不久,皇宫御膳房还没给皇帝做过辣椒菜,朱厚熜吃的满面红光,浑身出汗,连声叫好。酒足饭饱,朱厚熜问起这叫什么菜,县令回答道:“此菜名叫辣椒,是几十年前郑三保公公下西洋引进来的。庆都地肥水甜,种的辣椒格外好,可称一方特产。”朱厚熜说:“辣椒形、色、味俱佳,可称菜中之王,回京时带些。庆都也要常年进贡,使朕能经常吃到。”县令听了连连答应。

这天晚上,朱厚熜睡得格外香甜。第二天一早,就把宰相找来说:“昨夜朕有一梦,梦中一红一青两个童子跪在我面前,要求封王,还说是朕亲谕。朕想童子如何称王,况且也没许下什么人。爱卿学识渊博,穷究天理,替朕圆一圆梦吧!”宰相想了想道:“昨日陛下午膳,曾称辣椒为菜中之王,青红童子可能辣椒所化吧,陛下金口玉言,大概是指这件事了。”朱厚熜点点头道:“民间有谷神花神,看来望都辣椒也有神灵,封辣椒王也不为过。”于是命宰相起草诏书,把望都辣椒封为“椒王”。

从那以后,望都百姓广种辣椒,拿出最好的辣椒进贡皇上和王公大臣,而望都辣椒也越种越好,成为天下驰名的蔬菜品种。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