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社会 > 正文

蠡县—地名命名特征

更新时间:2012-09-12 15:06:00点击次数:305468次

蠡县现有行政村232个,20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对全县村名普查表明,明初建村庄居多,占现有村庄的1/3强。根据《蠡县志》记载,建于东汉以前的24个,唐代3个,宋代27个,元代6个,明代135个,清代23个,民国时期5个,新中国成立后9个。

以姓氏命名:有86个,其中以西移民姓氏命名的村占35个,如戴家庄、郭家庄、耿家庄、崔庄等都是以移民姓氏命名的村庄。

移民建村命名:有32个,如南玉田、东柳青、道西等,都是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新建村庄。

以军事机构命名:以兵营、卫、佐命名的村庄有32个,如潘营,据传宋朝一潘姓将官在此安营扎寨故名。南、北忠卫,宋朝建村,因村西有宋朝边防军的阅兵台,取忠心保卫边防之意故名。因境内战事不断,屯兵、宿营之地成为村落之名的还有贺家营、东营、西营,东、西侯佐,东、西曹佐等。

以地势方位命名:有45个。如河西村,因东临运粮河故名。北郭丹,建村时因东北部有选拔武士的擂台名北丹台,又因山西移民郭姓迁此故名。握纽庄原名庄子,清同治八年(1869),因挖井挖出一块大石头,形似卧牛,故取村名为卧牛庄,后村民认为此名不雅,根据谐音改名握纽庄至今。东莲子口、西莲子口、北莲子口、南莲子口、中莲子口五村均建于宋代,因位于莲花淀的五个方位得名。八里庄,建于元代,因村距县城八华里故名。

以古城古迹命名:有18个。如南、北两关,因位于城南、北,为守城之关得名。东、西北寺,建村时因位于一大寺东西两侧故名。大百尺村建于唐代,因此地有百尺高的土台故名。古灵山建于清代,因村西南有古土山一座,香火盛而灵异故名。鲍墟,相传东周时鲍叔牙生于此,曾有“鲍叔故里”之称,后因战争成废墟,重建村时,故名鲍墟。孟尝,相传战国时有慕孟尝君好客之名者在此开店,有“孟尝君子店,千里客来投”之说,后修有孟尝君庙(1938年拆毁)。

以数字命名:有7个,如十家庄,1958年从榆林村迁出10家建村故名。另有五坊、张七等村都是以数字命名的村庄。

其他方式命名:有12个,如志愿村,1947年,因该村自愿参军的青年较多,故改村名为志愿村。刘铭庄,明代燕王军队杀到此处,见庄稼人(种田人)不杀,故取村名“留命庄”,后演化为刘铭庄等。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