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区街巷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古今地名 > 街巷 > 保定市区街巷 > 正文

南大街

更新时间:2013-02-17 10:30:00点击次数:40188次

南大街 南大街是保定府城中心贯穿南城直通南关的主干道,是仅次于西大街的商业街。南大街初建于宋淳化年间,路长近千米。北起东西大街交界处的税务角,南到大南门。其间,在裕华路与南大街交叉处的北侧街中有保定八景之一“横翠朝晖”的鼓楼。鼓楼初名横翠楼,后改丛胜楼,相传始建于北宋,金正大四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张柔重建保州城时复建。鼓楼下部是一座高约8米、东西长18米、南北宽12米的台城,台城当中南北开一券门,台城上是一座高约12米、明三暗五、双檐歇山式阁楼,头层北面檐下横架一面大鼓,南面檐下悬挂“丛胜楼”大匾,二层檐下悬挂一方乾隆御书“福”字匾。南大街从鼓楼下穿过,楼北俗称鼓楼北,街道狭窄,街面铺户除临近鼓楼两侧有几座二层小楼外,均为单层。西侧多为中式板面、木格窗式建筑,东侧则以中西合璧式建筑为主。鼓楼南曾称过甘石桥,原亦狭窄,1921年直鲁豫巡阅使曹锟建曹家花园(今南关公园),为便于车辆通行,拓展了此段街道,使之成为当时城内最宽的街道。

提到南大街,老保定人立即会想到广泛流传的民谣:“沧州狮子,定州塔,保定府的大裂瓜”,和南城的“八丈高的大卧佛”。大裂瓜在安祥胡同对面店铺的柜台下,传说是玉皇大帝派二郎神下界捉拿偷逃的九个司火神,二郎神肩担两座大山追了九天九夜,终于在满城地界将司火神捉住,二郎神在放扁担用山压他们时,不小心把扁担楔甩出落到保定府,两座山就是满城的南、北眺山,扁担楔便是南大街上的裂瓜石。现在这裂瓜石陈列在钟楼内,供人观赏。“八丈高的卧佛”:据传明朝重修城墙时,满城石匠刘全义在施工中发现一块坚石,于是抽空先将石块凿成城砖型,再在上面精雕细刻出一尊卧佛,把它砌在城门洞内。此事传开后,哄动了全城,整天观者如云,把石佛摸得油光发亮,有细心的人和好事者,用手丈量卧佛恰好一巴掌高,于是以“巴掌”的谐音“八丈”传扬开去,就有了“保定府南城门有八丈高的大卧佛”之说。这块石佛砖在20世纪50年代初拆除南门城墙后就渺无下落了。南大街,街面商铺鳞次栉比,行业范围小有规律,鼓楼北以刻字,打磨玉石烟袋嘴,卖火镰、烟荷包、戏装头盔和缝制成衣的小铺面为多,安祥胡同口南北一段为铁匠作坊和铁器铺集中地,整日炉火熊熊,锤声叮当不绝于耳,刀、剪、锄、镰一应俱全。兴华路东口以南多为荆编作坊,南关大桥的府河段泡满一捆捆荆条供作坊使用。当时南大街上大店名号遍布,有福兰斋、桂林斋、真素斋、一品香的糕点铺,有庆兴裕、全顺和、涌源号酱园,有庆丰义布庄、涌隆油漆店、东德记茶庄、万宝堂药店、荣记化妆品店、清新池澡堂,有大丰、永安自行车行和二十九军办的保定最大的官办汽车行,有名牌孟字剪、王三能菜刀,还有一条龙的包子、恩玉轩的牛肉罩饼、大南门的红豆腐罩火烧和“六国饭店”小吃等等。新中国成立后,南大街按统一规划,进行多次街道改造,如今已成为楼群汇集、街道宽阔、服务行业集中、市井繁荣的商业新街。

(编辑:admin)
  • 上一篇:东大街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