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界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人物长廊 > 现代、当代人物 > 文化艺术界 > 正文

孔厥

更新时间:2013-02-01 09:37:00点击次数:6316次

孔厥(1914~1966)袁静(1914~1999)孔厥,原名郑云鹏,后改名郑挚。江苏吴县人。1932年中学毕业后在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后入江苏测量专科学校,毕业后曾做测量队技术员。1936年在江苏宜兴与曹辛之等创办文艺周刊《平话》。次年秋又在宜兴编辑《抗战日报》,同年参加上海文化界战地服务团。1938年夏到延安,进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39年至1945年先后任鲁艺文学系研究员及助教。这时期写出了小说《受苦人》、《父子俩》、《一个女人的翻身故事》,真实地反映了边区农村生活。

袁静,女。原名袁行规、袁行庄。祖籍江苏武进,出生于北京。在北平(今北京)艺术专科学校肄业。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投入抗日斗争,从事文艺和青年工作。1940年春赴陕北公学学习。1944年写出第一部作品《减租》(秧歌剧),次年创作秦腔剧本《刘巧儿告状》,移植为评剧,产生影响。

1947年,孔厥、袁静从延安来到冀中平原,参加了白洋淀地区的土改运动,合写了中篇小说《血尸案》,从一个特殊的侧面反映了解放区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配合了当时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整党,还写了歌剧《兰花花》。经过两年冀中农村生活之后,他们又合作写出章回体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1949年初在《人民日报》(华北版)连载,同年由上海海燕出版社出版。这部长篇小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冀中平原地区敌后抗战的全过程。小说以白洋淀边的申家庄青年农民牛大水和从保定逃难来的杨小梅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通过他们的悲欢离合,表现了抗战八年间敌我双方的斗争和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展示了在斗争中新的英雄人物的成长。《新儿女英雄传》故事性强,情节生动、曲折,纯熟的北方农民口语的运用,对刻画人物性格,增强生活气氛和泥土气息,也起了重要作用。《新儿女英雄传》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后一部优秀长篇小说,载入中国现代文学史册。1949年在《人民日报》连载后,引起广泛好评,后译成英、法、日多国文字出版。

孔厥1949年后在《人民日报》副刊部、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电影局任职。

袁静1950年调中央电影局任编剧。翌年赴朝鲜访问,创作了中篇小说《中朝儿女》。1954年任中国作家协会驻会作家,先后创作了电影剧本和长篇小说《淮上人家》。1957年调作协天津分会。历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除“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得不一度搁笔外,常有新作发表,长篇小说《伏虎记》是她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作品。1981年后,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有中篇小说《李大虎和小刺猬》、《芳芳和汤姆》以及科普童话集《众英雄和小捣蛋》等10余部作品出版。

(编辑:admin)
  • 上一篇:方冰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